
2019年12月11日下午3:55,我校晨暉學院有幸邀請到七幕人生音樂劇制作人侯天洋老師蒞臨我校進行音樂劇主題講座——“一部音樂劇的誕生”。我校自2015年起,每年組織高一高二學生觀賞音樂劇,如近兩年的《放牛班的春天》與《近乎正常》,提升藝術修養與美學欣賞能力。今日,侯天洋老師以一名專業幕后工作者的視角,深度闡述了一部音樂劇從無到有,最終呈現于觀眾眼前的完整歷程,引發了學生們的興趣與共鳴。
侯老師指出,音樂劇與一般娛樂方式的相異之處在于其自始至終都能為觀劇者帶來聽覺、視覺的享受;音樂劇本身,是藝術與商業的完美結合,一部成功的音樂劇,不論是選劇與作劇的過程,都兼顧了兩方面的內容。
評判一部音樂劇的參差高下,具體在于了解其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經久不衰、家喻戶曉的《獅子王》,正是具有這兩方面價值。音樂劇的藝術價值在于其本身就是一件非復制的藝術作品,能夠以專業化的方式給予觀者娛樂感,同時具有一定對大眾的普適性。提及商業價值時,侯老師列舉了兩個數字,“50%”與“27:81”,“50%”是音樂劇產業在韓國娛樂產業中所占的比重,而“27:81”是電影《阿凡達》與音樂劇《獅子王》——兩部象征著各自領域最高成就的作品的票房之比,由此,音樂劇在視覺藝術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隨后,侯老師從“選劇”、“做劇”、“賣劇”三個過程揭示了一部音樂劇誕生的歷程,選取具有普世價值與共同情感的劇本,結合節目效果與演出質量,直到最終的長檔演出與精細運營,方能造就一部成功的音樂劇。從團隊的搭建,到舞臺細節的設計制作,再到排練合成與演出運營的環節,無不需要制作人們細致入微的全面考慮。在藝術的夾縫中尋求成本與利潤的商業之道,正是音樂劇產業經久不衰的關鍵——同樣也是制作人們的責任與使命。
侯天洋老師的講座帶領同學們步入了音樂劇幕后的世界,以獨特的視角重新認識了音樂劇,進一步欣賞到音樂劇的美感。感謝七幕人生,同時期待著同學們來年能欣賞到更加精美絕倫的音樂劇,體驗獨到的視聽盛宴。
【撰稿:杜惟頎;審稿:薛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