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華良院士和張文宏教授來了!12月16日下午,二附中第298期“晨暉講壇”迎來兩位重量級嘉賓。張文宏教授在體育館為高一、高二學生和老師做了題為“應對新冠威脅:挑戰與機會”的講座,講座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蔣華良主持。我校紫竹、普陀和寶山校區全體師生收看了現場直播。
兩位嘉賓的到場令現場響起熱烈的歡呼和掌聲,這樣的“大咖組合”在“晨暉講壇”的歷史上尚屬首次。蔣華良院士是藥物科學學家,主要從事藥物科學基礎研究和新藥發現,今年牽頭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抗疫藥物研究應急攻關項目,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張文宏教授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疫情期間,他積極為公眾進行科普,金句頻出,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張爸”。
張文宏教授首先表達了與二附中師生見面的期待。他從自己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經歷談起,分析了國內外疫情防控效果為何出現較大差異。他認為,這并不是因為中國醫生水平的更高,而是中國人民有著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醫護人員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才得以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取得了抗擊疫情的階段性勝利。
此外,“創新能力”在這次抗疫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張文宏教授指出,2020年初疫情出現時,中國在較短時間內就提出了獨立的抗疫方案,體現了中國學者、政治家等的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無論是對病毒的認識,還是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決策,都比2003年抗擊“非典”時有了顯著的進步。他說,面對疫情,我們不妄自菲薄也不能驕傲自滿,要始終秉持科學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
最后,他表達了對二附中學子的期許:優秀的學生絕不能僅會刷題,而是要成為同時具有創新性、領導力和合作精神的社會主義勞動者。二附中在科創教育方面很有特色,而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核心競爭力,他期待二附中學子能在迎接未來更為艱巨的挑戰時綻放出自己的光芒。
張文宏教授還與同學們進行了親切的互動,耐心回答了大家提出的問題,并向各班班長贈送了簽名版的《病菌簡史》。

▲ 張文宏教授為各班班長贈書

▲ 張文宏教授為師生簽名
這場精彩的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結束。相信二附中學子在聽完張教授幽默風趣而頗有深度的演講后,能對當前防疫形式及背后的原因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以培養創新能力為目標,自信且堅定地面對未來更為巨大的挑戰,時刻準備著為未來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撰稿:2303 鄧煦;審稿:王驍】